• <td id="4geeg"><kbd id="4geeg"></kbd></td>
  • <noscript id="4geeg"><kbd id="4geeg"></kbd></noscript>
  • <td id="4geeg"></td>
    <li id="4geeg"></li>
  • 歡迎光臨昆山匠門文創藝術品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匠門文創藝術品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隨處可見的玻璃,跟古代的“琉璃”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東西?

    發布者:匠門文創 2023-01-05 08:53:23

    白居易有詩云:“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美好的事物往往像美麗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貴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樣。在古代,琉璃跟金銀、玉翠、陶瓷、青銅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五大名器,那是非常珍貴的。

    不過提到琉璃,肯定繞不開玻璃。有人認為,琉璃玻璃,不都是融化成液體又重新凝固的二氧化硅嘛。那么琉璃和玻璃究竟是不是同一種東西呢?

    要厘清古代琉璃和玻璃的概念并不容易,中國人從西周起就開始燒造玻璃,但相關名詞卻出現得很晚。較早的史料是《漢書·西域傳》:“罽賓國……出珠璣、珊瑚、虎魄、壁琉璃。”據考證,“壁琉璃”一詞可能源于古羅馬或古印度,后來簡稱“琉璃”。

    中國原始玻璃,**的“蜻蜓眼”,也就是鉛鋇玻璃。

    中國的早期玻璃的特點是燒成溫度低,色彩混濁且易碎;與此相對的是西方的鈉鈣玻璃,顧名思義,主要由氧化鈉、氧化鈣和二氧化硅組成,特點是耐高溫且透明度高,也就是我們如今*常用的玻璃。

    到了漢代,張騫走出了絲綢之路,各種外國特產跋山涉水來到中國。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代的“琉璃”其實大部分都是從羅馬進口的。但是,漢人看到西方透明的鈉鈣玻璃后,并沒有意識到這也是人工制品,而是把它當成了名貴的天然玉石……所以我們看唐代的書,比如《本草拾遺》說:“琉璃,西國之寶,玉石之類,生土中。”

    從南北朝起,中國人開始將鉛釉陶運用在建筑上。它并不是通體透明,只是陶器外表蓋了一層釉,但為了好聽也叫“琉璃”。宋元尤其是明清以后,這種鉛釉陶大量用于官式建筑,于是“琉璃”成了它的官方名稱,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琉璃瓦、琉璃磚之類。

    鉛釉陶都叫琉璃了,那人工燒造的透明的那啥沒名字了咋辦?就把玻璃的名字送給它吧!

    現在明白了吧?北京的琉璃廠并不做透明的容器,而是給**做鉛釉陶的建筑構件。比如北方有一種吹著玩兒的民間玩具,如今看來應該屬于玻璃,可人家就叫“琉璃咯嘣”或“琉璃不對”。

    明朝時,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歐洲崛起,經過歐洲技術改良的玻璃制品進入中國的時候,為了跟傳統工藝燒制出來的琉璃做區別,被命名為玻璃。從那時候起,同樣的二氧化硅就有了不同的名字。

    拋開藝術和文明,單從科學角度講,琉璃就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一個稱呼,是一種顏色多變、沒那么透明的玻璃而已。

    不過在制作工藝不發達的當時,我國生產出來的琉璃跟進口的“蕃琉璃”比起來,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南宋政治家程大昌就吐槽說“國產琉璃雖然顏色好看,但質地也忒清脆了,倒點熱酒進去就分分鐘炸裂給你看。進口的就不一樣了,雖然樣子難看點,但人家經用呀,滾燙的開水倒進去也沒啥反應。”正是由于國產琉璃這種鮮艷又脆弱的特性,古代琉璃制品實用器具不多,基本上都是用來把玩、觀賞的。同時,由于中國古人對玉文化的推崇,則使得“琉璃”成為了玉的替代品。

    在不產玉的湖南地區,出土了大量的琉璃壁、琉璃環、琉璃璜等。一看就是照著玉的樣子復制下來的創新型產品。

    工匠們為了讓琉璃看起來更像玉,會故意在燒制的時候加入大量混濁劑,這樣琉璃就會呈現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的質地。明代是這種仿造技術的高潮,連名字都直接變成了“藥玉”。*牛的是西漢的妾莫書墓,里面出土了近600片玻璃衣片,明顯是玉衣替代品。這些玻璃片燒造時在表面撒了一層粉狀物質,使其呈現白色陶瓷狀,更像是未經細磨的玉石。

    身經百戰的考古學家剛看見它時竟然認其為“石衣”,可見以假亂真到了何種境界!魏晉南北朝,越來越多胡商傳來了西方玻璃技術,中國不透明的鉛鋇玻璃逐漸被有剔透視覺效果的鈉鈣玻璃器具所替代,達到一個高峰。

    中國有太多傳統工藝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開始關心,這種技術有傳承到現代嗎?答案是有,不僅有還有所創新。比如這尊琉璃佛,不看展品介紹的話,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白玉吧。之所以能做到這么逼真,是因為這尊佛的燒制者直接在里面加了玉石粉,可以說很機智了。

    琉璃和玻璃糾纏了上千年,不過現在我們都明白了,琉璃和透明玻璃的區別就是因為琉璃中會含有一些鉛離子以及其他金屬離子,這些會讓它產生豐富多彩的顏色。所以我國古代琉璃體現的是我們東方的一個神韻,美學的神韻。不過,在看到這尊琉璃佛像之后,也許你會發現又有了個新煩惱,琉璃和玉也傻傻分不清楚了……不過,這也許正是當初的琉璃工匠們想要的效果吧。


    • 大型琉璃佛像 琉璃藻井

    • 琉璃壁畫定制

    • 萬佛龕/光明燈

    • 功德堂(琉璃牌位架)

    • 地宮骨灰存放架制作

    • 四方佛曇

    • 佛曇大殿

    • 佛寺規劃營造

    • 家族氏紀念堂

    小色狗中文娱乐网